前往建議的文章
-
回歸生態美好 讓土地繼續肥美
自然農法不是新興的農法,在沒有化學肥料與農藥的時代,農民幾千年來都是從大自然運行中學習耕種,一片田能父傳子、子傳孫,傳幾千年都能長出東西。自然農法重要的是環境保護與生態維持,讓土發揮活性。照顧好大自然,大自然就會回報好的空氣、水、土,與有機食物。
-
那山月桃農業運銷合作社 以月桃精油振興在地經濟
1990年代,新竹縣尖石鄉那羅部落致力發展香草產業而有「香草的故鄉」美名,那山月桃農業運銷合作社為了市場區隔,選擇推廣臺灣特有的植物──月桃,主打精油、純露萃取,不到10年時間,已爭取到許多知名大廠的合作機會。
-
淺談社會企業的責信
社會企業的熱潮在台灣方興未艾,自官方定調2014為「社會企業元年」並開始投注資源以來,已更為人知且生態圈逐漸成形。社會企業討論重心也逐漸從概念推廣,更深入到如何夯實發展基礎的實務層面,但仍在摸著石頭過河。
-
112年輔導青年參加國際社會創業家培訓競賽(BeChangeMaker) 線上輔導諮詢工作坊
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為協助有意願參加國際社會創業家培訓競賽(BeChangeMaker)之團隊順利參賽,將於112年4月18日(二)、4月21日(五)、4月26日(三)下午2時以Webex視訊方式辦理共3場「112年輔導青年參加國際社會創業家培訓競賽(BeChangeMaker)線上輔導諮詢工作坊」